□金陵晚報記者 郝也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課題組對2萬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分別進行了家庭教育相關問題的調查。調查發現:當前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潛能發揮遭遇束縛,處於一種被動的教育困境中。
  “男孩危機”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造成“男孩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學校和家長在教育男孩時應該註意什麼?如何為男孩提供健康成長的土壤?記者請教育專家和名校老師發表觀點。
  現象
  “差生”中,男孩超過女孩兩倍
  本次調查將孩子的學業水平進行對比發現,成績優秀的男、女孩比例分別為45.35%和52.11%,女孩比例明顯高於男孩;而學業水平為“良”、“中”、“差”的學生中,男孩比例均高於女孩,且在學業水平“差”的學生中,男孩比例超過女孩兩倍以上(男65.33%,女27.56%)。
  “男生考不過女生是小學階段的普遍情況。”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數學老師顧新佳告訴記者,他所帶的班級,從成績看男生靠前的比較少,每年小升初時,考取名校的女生也多於男生。顧新佳曾對教過的小學畢業生做過跟蹤調查,初中三年女生基本上還是延續了強勢,進入高中後男生在理科上的天賦會釋放。
  原因
  教育方式限制男孩潛質發揮
  針對調查結果,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參與此次調查的專家分析認為:其實,男孩在學業中表現出的困境,是由於某些特質被現行教育方式約束而得不到施展。男孩更容易接受圖表、圖像和運動物體的刺激,更傾向於動手實驗和操作的學習方式,而不易接受單調的語言刺激;女孩語言天賦優於男孩,也更傾向於文字及語言類的學習方式。
  而當前學校里諸多學科的教學方式無一不是以言語教學為主,這種方式順應了女孩的學習特點,而限制了男孩潛質的發揮,也影響其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本次調查表明,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親在唱獨角戲,三成家庭能夠做到父母共同負責子女教育,而父親擔起主要教育職責的家庭僅占一成,可見生活中“隱形爸爸”的現象較為常見,明顯表現出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缺位的現狀。
  同時調查還發現,男孩較少主動跟父母溝通,也不太懂得如何更好地與父母交流,因此面對大人提出的要求或給予的壓力,要麼反抗,產生親子衝突;要麼沉默忍耐,不利於身心健康。
  對策
  1
  先問問孩子們為什麼打架
  情況一:游府西街小學兩個男孩打架。
  解決方案:游府西街小學李萬青老師去瞭解情況得知,A男孩和B男孩開玩笑罵了一句,兩人就打了起來。李老師說:“同樣一句話,給不同的人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以後我們說話是否要註意別人能否接受。”
  2
  別傷害孩子的好奇心
  情況二:游府西街小學兩個男孩偷偷跑到學校禁止闖入的區域。
  解決方案:李老師把他們叫過來訓了一頓,告訴他們要註意安全。
  “在訓的時候,我語氣沒那麼嚴厲,我也提醒自己,要保護男孩子的好奇心。”
  3
  生活上家長不要包辦太多
  情況三:李萬青帶的一個班級,成績最差的一個孩子也是男生。李老師和他家長談話得知,都是中高年級的小學生了,洗臉洗澡都還是媽媽代勞。
  解決方案:李老師給家長開出的處方是:“首先從生活上讓孩子獨立起來,責任心的培養是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的。”
  專家
  男孩的身心平衡更需要關註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建議,面對男孩的教育,家長老師應當更關註他們的“身心平衡”問題。曾有研究表明,家長對孩子“智”的關註度是九成,“德”是四成,“體”只有兩成。
  同時,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對男孩寄予較高期望,認為“男孩表現不該比女孩差”,這導致男孩比女孩在學校更加缺乏安全感。
  在家庭教育中,盧博士建議男孩家長給他們更多的“民主與自由”,對男孩子儘量放手,給他們足夠的尊重,讓他們及早產生“責任意識”。  (原標題:學校的“差生”,男孩比女孩多兩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10casi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