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骨灰“遨游”太空不再是夢想。
  骨灰游太空、挖土機上舉行葬禮——
  熱點看他圖
  又到了每年清明時節、思念紛飛的日子。當有親愛的人離開時,人們會選擇用什麼樣的方法送別和緬懷他們?如今在國外,出現了一些特殊的告別方式,在酒吧里、挖土機上舉辦葬禮,甚至還有太空葬、鑽石葬。無論是什麼方式,人們的初衷都是能讓亡者完成心愿、能讓親人永遠活在自己心中。
  文字:鵬致
  將摯愛作為珠寶留下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詞家喻戶曉,而早在2002年,就有美國公司開發出了一種技術,將骨灰製成人造鑽石。通過這種方法,人們可以將這顆骨灰鑽石像珠寶一樣佩戴在身上,緬懷親人。
  這家名為“生命珍寶紀念館”的公司的總裁雷格·赫羅表示,“骨灰鑽石”不會比那些世界著名品牌的珠寶遜色,該公司已有兩種鑽石產品獲得鑒定寶石質量的獨立機構——歐洲寶石學研究室(EGL)的質量認證。據悉,製成0.25克拉的鑽石只需微量骨灰,公司收取4000美元的工本費。如果要製作更大的鑽石,譬如1克拉,那就得花上2.2萬美元。
  將骨灰製成鑽石的原理主要就是從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再通過高溫高壓令其結晶形成鑽石,最後經過切割雕琢為首飾。
  據報道,2007年臺灣演員許瑋倫因車禍去世後,她的家人就將其部分骨灰送到美國製作了4只鑲嵌有金黃色骨灰鑽石的鑽戒,由最親的人留作紀念。
  回收骨灰金屬
  如今,全世界有五六家企業從事一種特別的金屬回收業務,從火葬場的骨灰中回收金屬。荷蘭一家名叫“正金屬”的公司與歐洲數百家的火葬場合作,徵得死者家屬同意後從骨灰中回收“可再生資源”,每年總計可以通過此方法回收大約250噸金屬。據報道,回收的金屬可能來自鋼或合金制腿骨或者擰在骨骼上的螺絲釘,或來自牙箍、假牙、牙齒填充物或者棺材上的部件。這些金屬經過分類處理後,可以將相對普通的金屬熔化鑄成金屬塊,賣給製造路牌、路障、燈柱等設施的廠商,而像鈷合金、鈦合金這些較貴重的金屬則會被賣給汽車或飛機零件製造商。該公司的部分利潤會捐給慈善事業。
  還有一些慈善機構回收遺體上的植入式醫療器械,然後送給發展中國家用不起新器械的患者。例如心臟起搏器、植入式心臟除顫器、脊髓刺激器和假肢等醫療器械,都需要在遺體火化前取出,當作廢品丟棄。歐美的一些慈善組織則將收集來的這些二手的植入式醫療器械轉送給買不起新器械的窮人。
  讓骨灰“遨游”太空
  1997年,美國科幻電視連續劇《星際迷航》編劇吉恩·羅登伯里的骨灰被送入太空,開了先河。20多年後,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公司在經營這種太空葬禮服務。
  不少名人都追隨羅登伯里的腳步,選擇永葬太空,如影星詹姆斯·杜漢、美國宇航員戈登·庫珀和發現冥王星的宇航員克萊德·湯博。
  專門研究彗星的天文學家、月球地質學家尤金·休梅克的骨灰也留在了月球上。一些生前只是護士、學生、技術人員等普通人的太空迷也選擇在死後以這樣的方式圓夢。當然,衛星上的空間並不太大,所以來自每位逝者的骨灰都只是有限的幾克。
  太空葬禮並非將遺體送入太空,而是將逝者的極少量骨灰裝入一種特製的囊中,安放在科研或商用小型人造衛星上的特定空間內,隨衛星進入太空。
  去年11月,美國加州的一家公司表示將在今年夏天推出新服務,客戶可以將死去親人的骨灰送入太空,在地球軌道運行數月後,以“燃燒的流星”的方式回到地球。客戶可以觀看太空船發射視頻,還可以用手機軟件追蹤骨灰的位置。
  大炮將骨灰射向天空
  亨特·湯普森(左上圖)是美國著名作家和荒誕新聞的開創者。2005年2月20日,湯普森開槍自殺,結束了自己67年的傳奇人生。按照他生前的願望,2005年8月20日晚,他的親朋好友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為他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葬禮,在親朋好友的歡呼聲中,湯普森的骨灰被一門大炮射向天空。與此同時,現場還播放著湯普森生前最愛的音樂。這場葬禮持續了近10分鐘,其中骨灰發射時間約有30秒。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湯普森葬禮的啟發,還有公司推出了發射骨灰的服務,用彈道槍將類似於導彈外殼一樣的骨灰容器發射到250千米的高空,骨灰分散地在宇宙空間“到此一游”後,又會由於地球引力落回地面。
  特別的葬禮
  挖土機上的葬禮
  2010年12月,按照英國一名挖土機司機生前的遺願,他的親朋為他舉辦了一場挖土機上的葬禮。79歲的梅爾文·貝克住在英國小鎮辛德福德,他生前告訴家人和朋友,自己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在挖土機上度過的,最後的安葬儀式也要在挖土機上進行。起初朋友們都以為他只是開玩笑,但最後還是遵照了他的遺願舉辦。
  葬禮那天,貝克的前老闆安排數輛挖土機組成一支車隊,將他的遺體從家裡運到教堂以及火葬場。(上圖)
  日本的“活葬禮”
  日本有一種“生前葬”,即人還活著的時候,就為自己舉辦葬禮。主人在為自己舉辦的葬禮上,會邀請長久以來關照自己的親朋好友,以對他們表達謝意。葬禮的形式也很多樣,包括卡拉OK,分發自費出版的自傳等等。一些交際廣泛的日本人會借生前葬的方式來向外界表明自己將終止社會活動。
  隨著日本社會日趨老齡化,一些老人也使用這種方式來為自己與兒女的關係做終結,儀式後,老人就住進養老院,同時將遺產提前轉交給兒女。
  酒吧里的葬禮
  今年2月,美國密歇根州59歲的男子吉米·萊爾因病去世,他的遺願竟然是要在酒吧舉行葬禮。原來,吉米在一家酒吧工作了25年,做過保鏢、門童兼經理。為了達成吉米的遺願,酒吧的同事和常客耗時15個小時籌備,把吉米的遺體放置在松木棺材中並送到酒吧里,舉辦了葬禮。
  有意思的是,葬禮的舉行地點也是1996年吉米第四次婚禮的舉辦地。吉米生前結交甚廣,因此,眾多賓客出席了他的葬禮,包括名人、牧師、刺青男、妻子、前妻、兒孫等悉數出席。  (原標題:他們這樣和人間Say Goodby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10casiq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